鈦白粉
一杯水教你鑒別真假鈦白粉 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
如果你需要很快的鑒別鈦白粉的真假,而手邊又沒有專業的鑒別工具,那么,這里教你六個簡單的方法,只要用一杯水你就可以知道鈦白粉的廬山真面目了。
1、 最簡單的方法是比較手感,假鈦白粉較滑,真鈦白粉較澀
2、 水沖,手上沾點鈦白粉,假的容易沖掉,真的不容易沖掉
3、 取一杯清水,丟鈦白粉進去,浮上來的為真,沉淀下去的為假。
1、 摻了輕鈣或重鈣:加入稀硫酸或鹽酸,有氣泡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為碳酸鈣會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2、 摻了立德粉:加入稀硫酸或鹽酸,有臭雞蛋氣味
3、 做成乳膠漆,加鐵紅,顏色深,說明遮蓋力差的為假或質量很差的鈦白粉。
鈦白術語
折射率 當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有時會因速度發生變化而改變方向,這種現象叫做折射,當光從真空射入某一種介質而發生折射時,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叫做折射率,折射率又稱光指數。
白度 白度是表示物質對可見光吸收與反射兩部分之比,相對白度是波長和粒度的函數。白度綜合了白色顏料的亮度與色調兩種光學效果。
遮蓋力 遮蓋力是指當一件物體涂以某種涂料時,涂料中的顏料能遮蓋被涂物體表面的底色,使這底色不能再透過涂料而顯露出來的能力。 顏料質量(g) 遮蓋力=顏料質量(g)/ 被涂物體表面積(cm2) 顏料的遮蓋力越大,則這個數值越小。遮蓋力也可以用每克顏料能遮蓋被涂物體的表面積來表示,就是上一種表示方法的倒數。這種方法表示的顏料遮蓋力越大,則其數值便越大,涂膜便可以越薄,所需的涂料量便越小。
消色力 顏料的消色力,就是這種顏料與另一種顏色的顏料混合后,能使得到的混合物顯示它本身顏料的能力。以白色顏料而言,當它與一深色顏料混合后,混合物的顏色越淺,表示它的消色力越強。
吸油量 顏料的吸油量是指每100g顏料,在達到完全濕潤時需要用油的最低質量,吸油量常用百分率來表示。
有效酸 在酸解產物浸取所得的鈦液中,硫酸主要以三種不同形式存在:(1)與鈦結合的硫酸;(2)與其他金屬(主要是鐵)結合的硫酸;(3)未被結合的,過剩的游離酸。由于無法單獨測定與鈦結合的酸和游離酸,只能測定這二者的總和,因此就把二者的總和稱為有效酸。 有效酸=與鈦結合的酸+游離酸
酸比值 鈦液中有效酸與總鈦含量之比叫酸比值。酸比值又叫酸度系數,通常用F來表示。
鈦液的穩定性 穩定性又稱穩定度,就是在鈦白粉生產中,鈦液在條件變化的情況下,有發生早期水解而析出白色膠體粒子的傾向,這種傾向的強弱程度叫做鈦液的穩定度。表示這種傾向強弱的特性叫做鈦液的穩定性。
鈦液的早期水解 一般來說,從酸解后到未進行后期水解之前,鈦液中不應含有偏鈦酸和正鈦酸這兩種膠體粒子,但是有時在鈦液的浸取、還原、輸送和存放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或條件變化,而在鈦液中出現上述兩種白色膠體物質,這種現象稱為鈦液的早期水解。
酸解率 溶液中的可溶性鈦鹽總量(以TiO2計)占所投鈦鐵礦中所含鈦總量(以TiO2計)之百分比,叫做酸解率。 溶液中總鈦含量 酸解率(%)=(溶液中總鈦含量/礦粉中總鈦含量) *100
鈦液的殘渣 用硫酸分解鈦鐵礦后,經浸取所得到的溶液,是一種混濁不清的復雜體系。這種溶液既具有真溶液的性質,又具有膠體溶液的性質,既含有以鈦和鐵為主的可溶性硫酸鹽,又含有不溶性的、顆粒較大的懸浮的機械雜質和顆粒較小的、具有較高穩定性的膠體雜質。后兩種不溶性的固體雜質,稱之為鈦液的殘渣。
鐵鈦比 鈦液中總鐵含量和總TiO2含量之比叫做鐵鈦比,其公式如下: 總Fe含量(g/l) 鐵鈦比=總Fe含量(g/l)/ 總TiO2含量(g/l) 鐵鈦比的高低,對水解產物的偏鈦酸的顆粒大小和結構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鈦白粉生產中,特別是在涂料鈦白粉生產時,必須控制在一定的鐵鈦比范圍內。
鈦液的濃縮 鈦液中的水是溶劑,是可揮發的,而鈦液中的硫酸氧鈦、硫酸鈦和硫酸亞鐵等是溶質,是不可揮發的。借助于加熱的作用,使鈦液中的溶劑(水)逐漸氣化揮發而排除,使溶質的濃度逐漸增大,這個過程稱為濃縮。
涂料用鈦白粉的質量要求 A、白度好;B、研磨潤濕性好;C、耐候性好;D、化學穩定性好;E、粒度小,遮蓋力大,消色力高,不透明度和光澤度好。
水解率 水解率是反映水解完成程度的一個值。即液相TiO2轉變成固相TiO2的百分比。水解率的高或低,分別表示鈦液中TiO2轉變成固相TiO2的轉化率的高和低。
沉降率 偏鈦酸顆粒在水解后漿液中沉降速度的快慢叫做沉降率。它是反映水解好壞和偏鈦酸粒子大小的一個值。沉降率高,偏鈦酸粒子就細;沉降率低,偏鈦酸粒子就粗。
鹽處理 偏鈦酸在煅燒前加入少量化學品添加劑進行改性處理的過程,稱為鹽處理,亦稱為前處理。
鈦白粉的后處理 鈦白粉的后處理是對經過粉碎的鈦白粉粒子進行粒度分級后,將合乎要求的粒子進行表面改性處理的過程。
粉化、老化、耐候性 用于室外的漆料,經過日曬雨淋,漆膜逐漸被破壞,其表層逐漸失去光澤,顏料顆粒離析出來,成為一層可被擦去的疏松粉末,這種現象稱為粉化。在粉化的同時,白漆會泛黃,色漆會褪色,這種現象稱為漆膜老化。漆膜能耐受這種老化的程度,稱為耐候性。
分散性 涂料的制造,實際上是通過研磨或攪拌,將顏料很好地分散在各種基料的膠粘液體中。顏料在介質中的易分散程度和在分散體系中的分散穩定性,稱為分散性。
硫酸分解鈦鐵礦的方法 根據參與反應的硫酸濃度和最終反應產物的狀態,鈦鐵礦的酸解方法分為三種,即液相法、兩相法、固相法。
固相法酸解 采用80%以上的硫酸,反應激烈迅速,在5~30min內完成,反應最高溫度達250℃。 熟化的目的 酸解反應后要進行熟化,其目的是讓固相物逐漸冷卻,在這個冷卻過程中,讓一部分未酸解的礦粉繼續與存在的游離酸作用,以利提高酸解率。
鈦液的還原 浸取的鈦液中既有硫酸亞鐵(FeSO4),又有硫酸高鐵Fe2(SO4)3,硫酸亞鐵在酸性溶液中是穩定的,只有在PH值大于5時才開始水解;硫酸高鐵在pH為2.5的酸性溶液中,即開始水解,生成氫氧化高鐵沉淀。在偏鈦酸洗滌時,當pH達到2.5就會生成氫氧化沉淀混雜在偏鈦酸中,待到煅燒時即變成紅棕色的三氧化二鐵混在產品中,而影響鈦白粉的白度。因此,鈦液中就不允許有三價鐵的存在,必須把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
鈦液冷凍結晶的目的 從鈦鐵礦經過酸解再經過加水浸取所得到的鈦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亞鐵。冷凍結晶的目的主要是使硫酸亞鐵成為晶體析出,然后通過過濾,使硫酸亞鐵從鈦液中分離出來。
鈦液的凈化 經沉降除去絕大部分殘渣和經冷凍結晶除去硫酸亞鐵晶體后的鈦液,尚含有一些沉降不完全而帶來的顆粒細小的微量固相物。這些固相物極細,表面可能帶有一定電荷,是一種膠體物質,由于顆粒小,在硫酸亞鐵晶體粗濾時,能夠穿濾而留在濾液中;另外鈦液還存在著除鈦以外的可溶性雜質,有害的雜質必須除去。將鈦液進行過濾,就是除去固相物,使鈦液凈化的一種手段。
鈦液濃縮的目的 濃度低的鈦液制得的偏鈦酸的顆粒較粗,進而制得的鈦白粉的顏料性能較差。為使鈦液經過水解得到顆粒較細均勻的偏鈦酸,進而得到顏料性能優越的鈦白粉,就必須將經過結晶過濾的濃度較低的鈦液進行濃縮。
水解先加晶種的作用 因為晶種是決定水解產物粒子形狀、大小和最終產品性能的關鍵,是誘導熱水解正確進行的向導。加晶種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保證制得的粒子大小適當和均勻,并且有一定結構的水合二氧化鈦;二是能使水解速度加快,使水解作用進行得較完全,得到較高的水解率和獲得優良顏料性能的鈦白粉。
鈦液水解的目的 鈦液的水解是使二氧化鈦組分從液相的鈦液轉變為固相的偏鈦酸,從而與母液中的可溶性雜質分離,以提取純凈的二氧化鈦。
偏鈦酸水洗的目的 水洗的目的是利用偏鈦酸的水不溶性和雜質離子的水溶性進行液固分離,從而除去偏鈦酸所吸的母液中的大量的鐵、硫酸及其他可溶性雜質,使之得到比較純凈的偏鈦酸。
真空過濾洗滌法 利用抽真空造成的壓力差,將濾液吸過過濾介質,而將固體吸附在過濾介質表面。水洗時清水不斷將溶解的雜質離子帶過濾層而除去。
葉濾機的工作原理 利用一種具有眾多毛細孔的物料為介質,在真空的作用下,使溶液從小孔通過,而將固體截留,從而達到固液分離和固體水洗的目的。
漂白的目的 利用三價鈦溶液漂白,把氫氧化高鐵除去,煅燒后就不會產生與金紅石型鈦白粉同晶型結構的Fe2O3,這樣鈦白粉的白度和消色力就不會下降。
煅燒的目的 在高溫下使偏鈦酸脫水、脫硫,并且形成具有一定晶型、達到一定質量指標的鈦白粉。
粉碎鈦白粉的目的 經煅燒的鈦白粉大都是粒子的聚結物,需通過粉碎才能使粒度達到顏料標準的要求,從而獲得盡可能高的不透明度及其他顏料性能。
鈦白粉包膜的作用 包膜也叫表面處理,就是在鈦白粉顆粒表面包上一層特殊的膜,使鈦白粉顆粒本身與外面介質(空氣或油料)隔開,這樣就可以防止鈦白粉的光化學活性影響油料的穩定性和避免太陽光中紫外線的直接照射,從而提高鈦白粉的耐候性,使其更適合于室外使用。
無機包膜 在鈦白粉漿液中添加無機處理劑,并使其金屬離子以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的形式沉積在鈦白粉顆粒的表面,以降低光化學活性,提高耐候性。
有機包膜 在鈦白粉漿液中加入有機處理劑,以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二種形式吸附在鈦白粉顆粒表面,改變鈦白粉的表面性質,以改進鈦白粉在不同介質中的分散性。
不透明性 指光對顏料顆粒不能通過的程度。不透明性的大小,首先取決于顏料的折射率和粒度,當然也與顏料體積濃度及吸油量等次級特性有關。
光澤度 表示某一物質對一投射來的光線的反射能力。反射能力越強,光澤度越大。 色相 就是顏料給予人們的色光感覺。
著色底相 著色底相又稱灰漆色調,它受顏料的平均粒徑及其散射力大小的影響十分明顯。
著色力 著色力是指一種顏料與另一顏料混合后,所給予另一種顏料的著色能力。
鈦白粉的型號區分 涂料用鈦白粉分為金紅石型和銳鈦型二種。按國際貫例,金紅石型用其英文Rutile的第一個字母R表示,稱為R型;銳鈦型用其英文Anatase的第一個字母A來表示,稱為A型。未經后處理的金紅石型和銳鈦型分別稱為R1和A1型;經過后處理的金紅石型和銳鈦型分別稱為R2、R3和A2型。 我國還把塑料用的銳鈦型鈦白粉稱為AP型;把化學纖維用的銳鈦型鈦白粉稱為AH型。
評估鈦白粉主要有以下關鍵特性
鈦白粉是最重要的白色顏料,占全部白色顏料使用量的80%。它的真實粒徑約在0.20至0.30微米之間,這區間正好為光波長的一半(光波長大約為0.55微米。從理論上講,金紅石型鈦白粉的粒徑大小在大約0.2微米的時候,所有波長的光散射為最大值。當增加到0.5微米的時候,藍光的散射急速下降,但是綠光和紅光的散射相對沒有變化;然而,在0.15微米的時候,藍光散射的直徑為最大,而紅光和綠光則顯著下降。所以鈦白粉能最大程度地散射可見光,從而當其應用于涂料的時候能夠表現出潔白、明亮以及不透明的品性。
遮蓋力和著色力
遮蓋力和著色力是用來描述白色顏料的光散色效率的兩種光學性能。遮蓋力衡量鈦白粉增強白色漆膜不透明性的能力;而著色力則描述其增加有色涂料顏色的白度和亮度的能力。
著色力測試是指當某白色漆料的反射率被特定的一彩色顏料調到50%時,鈦白粉光散射能力相對于彩色顏料光吸收能力的貢獻。
耐候性
耐候性是用于描述有色涂料的外觀和功能價值所發生各種變化的術語。它涵蓋全面的外部使用能力,比如顏色和光澤的保有率、粉化、粘結性和漆膜的完整性??狗刍允呛饬库伆追勰秃蛐缘年P鍵指標。
金紅石型鈦白粉能有效地吸收更多的紫外線,并將其轉化成相對無害的熱能,從而能保護涂膜的有機成分不受紫外線直接照射而發生的光老化降解,因此同銳鈦型鈦白粉相比具有更強的抗粉化性。采用特殊材料及方法包覆,可使鈦白粉具備優異的耐候性。
分散性
通常粉體粒徑小于0.5微米時,粒子間會形成較大的二次自聚體。單純地把鈦白粉攪人涂料中并不足以克服粒子吸引力去阻止二次自聚體的崩解。我們須采用適當的方法(包膜等)使鈦白粉粒子問不形成較大二次自聚體,這些二次自聚體的存在往往影響涂料的終端使用性能。
上一個:
下一個:
版權所有 ? 2016 潛江方圓鈦白有限公司 鄂ICP備06003849號 技術支持:云夢網絡